萬次安利不如一次好奇

這是我最近回顧自己掉進的坑後得出的結論。我人生掉進坑順時序為:

幼稚園:數碼寶貝無限地帶

小學:死神

中學:K-ON、LoveLive、村上春樹、住野夜

大學:Twice, Mamamoo

可以看得出在大學之前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日系人,在九年前好像是韓流剛開始流行的時候,那個時候在中學很明顯分出兩派人,不是日系動漫就是韓系明星。

那個時候同學會不斷問我覺得這個明星帥嗎?那個明星帥嗎?我只能無奈隨便挑。那個時候我日韓二選一挑了日系動漫,覺得動漫簡直是世界上最好的東西,韓國明星和我無關,也不理解為什麼同學會那麼哈韓。我會覺得韓文歌是洗腦的好聽,但不至於很迷那種類型,我只有下載幾首Super junior, EXO, GG的熱門歌,然後沒了。

同學也繼續播韓文歌,我也繼續留在西洋音樂大坑看我的漫畫,然後九年後,哈,開心被打面。我甚至被老同學吐槽「怎麼連你也跳槽到韓坑」。在2013年掉進LoveLive和村上春樹大坑都是好奇心催使下,詳情就在另一篇文。我又怎料到幾年後又去連續跳進坑。

事源於2019年的三月還是四月,我的油管推薦清單出現了關於Twice周子瑜的影片,是一個可愛合集(?)我也不明白為什麼油管的垃圾演算法會推了一項和我八字不相關的東西給我。所以我一直看到這條推薦影片就一、直、卡在我推薦清單首位,不管我看廢片還是看西洋音樂片它就一直卡在那裏,然後我跟油管鬥氣。

「你愈要我看老子就偏不看!」

啊對了,最後某一天我因為該死的好奇心我按了進去,就TMD的出不去了。YouTube的演算法又是陰險,我看了第一條影片後推薦清單就全部都是Twice的,我就滾雪球那樣瘋狂追看。那陣子真的是一有空就去看Twice的相關影片,還真的是該死,追到我哥也吐槽「現在的你學韓語會比學日語快得多了吧」。最後遇到我沒想過我會這麼喜歡的偶像,名井南。最好笑的事是,在認九人的過程中她是我最後一個認出的人。

然而其實在2017年的時候,就有人向我安利Twice,但我看了幾次Signal的MV後就不了了知,所以真的是別人安利的沒興趣,自己一頭摔進去才會有興趣。

Mamamoo也是,如果不是偶爾看見「對丁輝人來說,胸和身高是近義詞」這一道標題的影片然後按捺不住的好奇心按進去,如果不是看見Solarsido的頻道又TMD的卡在我的推薦影片清單一整個星期你以為我會按進去然後又出不到來嗎?

結果在上年Spotify 的一年回顧我聽得最多的歌手就是Twice,在上年幾首聽得最多的歌曲都是Twice的。

以前的我迷之理性,認為偶像明星都是真人,必有缺陷而且都是人,那我去迷二次元長得又漂亮而且可以腦補得很完美的人不就好了嗎?這當然爽,但不可否認,爽了這麼多年還是會嫌悶一點。人就是犯賤。

現在的話,當然又是被打臉了。這就像是不相信愛情的人到遇到真愛後就變了一個人,之前對韓流無興趣只是因為時辰未到。該掉的坑還是會掉的。沒別要因為喜歡動漫就不喜歡韓圈,兩邊都吃的才是最幸福的事。

如果說在動漫大坑的好處是能一整天泡在爽歪歪的腦洞,那有迷上一個真的真的很喜歡的偶像會有什麼好處?那就是看着她們在努力,自己也會想跟着努力一點。

目前看了兩集Twice 的YouTube original,更加確信自己的想法。看着動漫人物熱血努力當然會稍為想努力一下,但彷彿知道不過是故事,主角一定會成功(大部分啦),現實的自己很快就頹廢下來,但看着偶像們血淋淋的努力,那真的是一巴掌甩下來。她們一哭我就像一個傻子跟着哭。什麼歌好聽但我沒法單曲循環,就是那些TMD的催淚歌,是要聽一次哭一次嗎?!

每次想到和自己年紀相若卻已爬得那麼高,到底是用了多少努力的咬着牙關爬上去?不禁想起我在耍廢玩樂的時候,這些人卻是瘋狂努力練習;現在自己要努力的部分一定沒有她們來得那麼沉重,驀然發現自己實在沒有頹廢的理由,不禁令人想咬着牙關多努力一下吧。

我有寫過一大段為什麼我會那麼迷名井南、Solar的原因,但寫完之後發現,其實也真的沒什麼理由,只是她們打中我的避雷針。要說偶像的話美女很多,要說拼努力的話絕對是一堆人,可以喜歡的人也是一堆,但為什麼人就是只會瘋狂迷那幾個人,hmm,真的沒什麼特別理由,因為她是她,這就是緣份吧。

我猜其他人有各自喜歡迷戀或是stan的對象也是同樣的情況,說了一堆理由,還不過是因為那個人打中自己的避雷針。

我不會安利人,也不需要安利人,緣份未到,任憑別人安利也不會有興趣,緣份一到,就算躲到天涯海角全世界都會是讓你落坑的契機。

萬次安利不如一次好奇啊。

發表迴響